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6-min.png)
我村位于平顶山湛河区西部,距离市区15公里,沿石五线一直西下,坐落在鱼陵山脚下。路况良好,村民出行较为方便,交通较为便利(可乘坐4路公交车)。辖7个村民组,共700户3000多口人,其中党员50人,全村耕地面积1300多亩,荒山、荒沟400多亩,村庄占地500多余亩。
北邻白龟湖畔,濒临碧波荡漾的白龟山水库南岸。走上水库大坝,放眼远眺水库那水天一色的美景,湖畔不时出现打渔村民在湖中捕鱼、白鹭栖息之情景;各式建筑依山临水,风格迥异,颇具水乡风味。这与在都市的公园相比,感觉如何?
南毗生态水稻种植基地,依托近年来逐步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,乡政府在中部建成了连片两万亩的水稻基地。耕地主要集中与村东南及南侧,耕地主要种植小麦、水稻;被誉为“鱼米之乡”。
在水稻乳汁般甘甜的养育里,还走出了杰出的中华人物--清代小说家李绿园在曹镇宋寨村故宅里写下不杇名著《歧路灯》,写累时他就看宅前稻田上飞过的一行白鹭。
村西依附鱼陵山,修建庙宇,拜神祈福,村中信仰道教文化,凝聚着村民对中国传统宗法的信仰与敬畏。村旁的鱼陵山上,有大小墓葬70余座,为战国、西汉古墓群。
村口小桥流水,溪水不仅冬暖夏凉且甘甜可口,不时有村民前往担水,洗衣的古朴景象。顺溪而下,白龟山水库的坝下,店铺门前那醒目的招牌在吸引着过路的行人。店堂内,那富有农村气息的美食,极具野味的乡村水席,无不引诱着市内外的人们在此驻足停车,饱尝美味。
村利用村中一片空闲地搭起戏台,每年农历二月初一,邀请地方剧团为群众演出,使村民们坐在家门口就过足了戏瘾。
村里两所公立学校分别--宋寨小学,市三十一中,不断输送出社会有用人才不计其数。
如今的宋寨村,土地肥沃,风景优美,物产丰富。走在宋寨村镇上,便可看到平坦的水泥道路,交通通畅,楼房林立,街道宽阔整洁,各种车辆已驶进农家小院,各种新潮家具家电已走进寻常百姓家,连手机、宽带网也正在农家安家落户......村民保留了淳朴善良的情怀,也在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,各展其能,在党的富民政策铺就的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!